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時間:2025-10-21
點擊次數:48
局部放電是指發生在電極之間但未貫通導體的放電現象,它可能發生在絕緣介質的氣隙、雜質或應力集中處。雖然短時局部放電能量微弱,但其長期存在會持續腐蝕絕緣材料,最終可能導致設備擊穿故障。局部放電檢測儀通過采集放電產生的多種物理化學效應(如電磁脈沖、超聲波、光、熱等)來實現檢測。
目前,主流的檢測方法包括:
暫態地電壓(TEV)檢測:適用于開關柜等中壓設備,檢測放電在設備金屬外殼上感應的瞬時地電壓信號。
超聲波(AE)檢測:通過高頻聲學傳感器捕捉放電產生的聲波或超聲波信號,對確定放電源具體位置有良好效果,尤其適用于表面放電和電暈放電。
特高頻(UHF)檢測:用于GIS、變壓器等封閉式高壓設備,能夠檢測放電激發的300MHz至3GHz的電磁波信號,具備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高頻電流互感器(HFCT)檢測:通常鉗制在電纜接地線上,用于檢測電纜本體及附件中的局部放電信號。
現代的局部放電檢測儀常將多種檢測技術集成于一體,通過多維度信號比對分析,有助于排除現場干擾,更準確地判斷放電現象的真實性與嚴重程度。設備通常配備有數據管理軟件,便于對歷史測試數據進行趨勢分析,為設備的狀態檢修提供依據。
武漢特高壓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在電力測試設備領域,建立了相應的產品研發與質量管理體系。公司所獲得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是其構建規范化產品設計、生產與服務流程的一個側面體現。在局部放電檢測儀的開發過程中,從傳感器靈敏度的標定、信號處理算法的優化到整機抗干擾性能的設計,均遵循既定的標準流程,旨在確保儀器在復雜的現場電磁環境下能夠有效工作。
項目背景:2024年秋,華東地區一座110kV變電站的運維人員在例行巡檢中,發現10kV開關室部分開關柜存在異常的微弱聲響。為避免潛在風險,決定采用局部放電檢測技術對相關開關柜進行絕緣狀態診斷。
現場挑戰:開關柜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無法停電進行內部檢查。開關室內存在較強的背景電磁干擾,且多個開關柜緊鄰布置,需要一種能夠在設備帶電運行時進行檢測,并能有效識別與定位放電源的技術手段。
解決方案與過程:檢測團隊使用了武漢特高壓的多功能局部放電檢測儀。技術人員首先采用暫態地電壓(TEV)法對整排開關柜進行快速普測,發現其中一面開關柜前、后門測得的地電壓幅值明顯高于其他柜體及環境背景值,初步判斷其內部存在放電活性。
隨后,團隊使用超聲波(AE)檢測模式對該開關柜進行精細排查。通過在柜體表面移動超聲傳感器,發現在斷路器母線室部位的超聲波信號幅值最大,且信號具有50Hz/100Hz的工頻相關性。同時,利用特高頻(UHF)探頭進行輔助檢測,也在同一位置附近捕捉到特高頻信號,多種檢測方式的結果相互印證。
結果分析與價值:綜合TEV、AE和UHF的檢測數據,診斷報告指出該開關柜內部母線連接處或支撐絕緣子存在懸浮電位放電的可能。基于此診斷結論,變電站適時安排了停電檢修。打開柜體后,檢修人員果然發現B相母線一處支撐絕緣子表面存在因安裝工藝導致的懸浮金屬件,并已產生輕微的電腐蝕痕跡。及時處理該缺陷后,復測局部放電信號消失。
案例啟示:此次成功應用展示了局部放電檢測技術在設備狀態預警中的前瞻性作用。通過集成化的檢測手段,能夠在不停電的情況下有效發現常規巡檢難以察覺的早期絕緣缺陷,為制定針對性的檢修策略提供了明確方向,有助于規避因故障擴大導致的非計劃停電。
隨著智能電網與狀態檢修理念的深入,對電力設備潛伏性故障的早期診斷提出了更高要求。局部放電檢測作為一項成熟的絕緣診斷技術,其價值日益凸顯。武漢特高壓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局部放電檢測儀,通過融合多種檢測方法與提供清晰的數據分析,為運維人員評估設備絕緣狀況、保障電網可靠運行提供了一項技術選擇。


快速導航:
產品中心:
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五路84號光谷光機電產業園6棟
Copyright © 2025 武漢特高壓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鄂ICP備2021015087號-24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xml
服務熱線:
1372030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