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時間:2025-10-28
點擊次數:12
高壓電氣設備,如電力變壓器、互感器、套管、電纜等,其內部絕緣的完好性直接關系到整個電網系統的安全。介質損耗因數(tanδ)是衡量絕緣材料在交變電場中能量損耗程度的關鍵參數,其數值的變化能靈敏地反映出絕緣受潮、劣化或污染等情況。因此,定期、精確地測量tanδ,已成為許多企業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中的重要一環。
儀器設計:服務于現場測量的穩定性
武漢特高壓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的介質損耗測試儀,著眼于解決現場試驗中遇到的多種實際情況。儀器采用一體化設計,將變頻電源、標準電容器和測量單元集成于一體,減少了現場試驗時需要攜帶的設備數量和復雜的接線操作。
在儀器性能方面,該設備支持多種測量模式,能夠適應不同現場條件和被試品的測量需求。例如,其采用的電橋法測量原理,有助于在電場干擾較大的變電站現場獲取穩定的測量數據。儀器內部采用屏蔽技術與數字濾波技術,旨在降低外部電磁干擾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關于產品的合規性與質量保證,該儀器系列已獲得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CPA證書)。每一臺出廠儀器均會隨附校準證書,表明其測量值可溯源至國家計量基準,這為測試數據的可信度提供了支持。
核心價值:從數據到決策的橋梁
介質損耗測試的核心價值在于其預測性。它不同于在故障發生后查找原因的被動檢修,而是在絕緣性能明顯下降但尚未導致事故時,及時發出預警。
趨勢判斷:單一節點的介質損耗測量數據有其參考價值,但更具意義的是對同一設備在不同周期(例如每年一次)的測量數據進行縱向對比。當tanδ值出現顯著增長時,即使其絕對值仍在規程允許范圍內,也提示運維人員需要對該設備加強關注,分析絕緣老化的原因。
狀態診斷:通過測量不同電壓等級下的介質損耗因數變化曲線,可以幫助判斷絕緣是否存在局部放電、受潮分層等缺陷,為設備的內部狀態評估提供更深層次的依據。
提高維護效率:通過精確的測量,可以將有限的維護資源優先投入到絕緣狀態出現異常征兆的設備上,實現從“定期檢修"到“狀態檢修"的逐步過渡,提升維護工作的針對性和經濟性。
實踐案例:某風電場集電線路電纜的絕緣診斷
我國北方某大型風力發電場,在對一條35kV集電線路進行例行絕緣電阻測試時,發現其中一相電纜的絕緣電阻值相較另外兩相偏低,但并未達到需要立即停運的閾值。為準確判斷該電纜的絕緣健康狀況,風電場技術團隊決定使用武漢特高壓的介質損耗測試儀進行進一步的診斷。
該電纜敷設于地下,環境潮濕,且現場電磁環境復雜。技術人員首先采用了儀器的抗干擾測量模式,在電纜終端處施加10kV的測試電壓。測量結果顯示,該相電纜的tanδ值不僅絕對值高于預防性試驗規程的注意值,而且與上一次試驗的歷史數據相比,增長幅度接近一倍。與此同時,另外兩相電纜的tanδ值則保持穩定且處于較低水平。
這一清晰的對比數據表明,該相電纜的絕緣確實存在持續性的劣化,很可能是由于制造瑕疵或敷設過程中的損傷導致潮氣侵入。基于這一診斷結論,風電場管理層迅速制定了計劃,在風速較低、發電負荷小的窗口期,對此段電纜進行了更換。
后續對更換下來的電纜進行解剖分析,證實了內部絕緣存在局部受潮現象。這次成功的預判,避免了該電纜在后續大風季節高負荷運行時可能發生的擊穿故障,保障了發電量的持續輸出,也規避了更昂貴的緊急修復成本。
總結
絕緣老化是高壓設備不可避免的歷程,但這一過程可以被監測與管理。武漢特高壓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介質損耗測試儀,通過提供精確、穩定的tanδ測量數據,將設備內部不可見的絕緣狀態轉化為可量化、可比較的指標。它不僅是執行預防性試驗規程的工具,更是企業構建更智能、更經濟設備維護體系的一項技術支持,幫助用戶在隱患發展為事故之前采取行動。


快速導航:
產品中心:
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五路84號光谷光機電產業園6棟
Copyright © 2025 武漢特高壓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鄂ICP備2021015087號-24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xml
服務熱線:
13720305159